大家好,我是白歌。
上次因为篇幅限制,只谈了设计部门在互联网公司中的地位,以及看似特别有设计感的苹果公司,其实对方真正强大的供应链体系。这次我们继续后面的几点来进行梳理说明。
上一篇地址:对不起,恕我直言,“设计”就是不值钱
不过,在那之前,先说一下上次文章得到的一些反馈,首先有,一上来不解释原因直接喷我的,这个可以理解,毕竟冲击了他们的认识,他们需要发泄情绪,这个很正常。特别是,我把一些人不愿意看到内容写了出来。但是,单纯的发泄情绪,并没有拿出足够的理由或观点来说服,这样的内容,一般我都不会去理会,而如果有不同的意见,我是很欢迎大家写出来,然后一起讨论的。
另外,还有一些对现状不满的,以及对设计方向未来担忧的,这个也很正常,不用过度担忧,因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,最开始的执行层,打杂,都是要听他人的。而且,更准确的来说,这种现象才是真实的常态。而大伙儿都是这么过来的。之后当自己能做一些基础的事情后,有想后,才会进一步考虑外部环境,以及自己该怎么做,怎么取舍的问题。
那么接下来,就接着上篇文章没有说完的几点,来继续阐述。
1.设计部门在互联网公司中的地位。(见上篇)
2.具备设计感的苹果公司,背后真正的獠牙。(见上篇)
3.独立设计师的真实现状。
4.大家鼓吹设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?
5.真实的需求市场,设计是怎样的状况。
6.那些最牛B的设计,最牛的是什么?
3.独立设计师的真实现状。
独立设计师这个词,其实往往让人无限遐想,特别是不了解的小白,而我在刚入行之前也特别向往。特别的高度自由,高度灵活。毕竟学生一直被学校各种约束。但当真的接触后会发现,完全和想的不一样。
首先,独立设计师,必须自己亲自面对外在的各种业务风险。无论是合同,还是坑人的甲方这些都很日常。而且,对于不够自律,或者说不够主动的人来说,更是寸步难行。因为你不可能坐在家里等活儿上门。就算你真的坐家里可以等到活儿,那种活儿一般都是不怎么样的活儿,因为只有被人层层筛选完的活儿,才会被中间人到处找人去做。
同时,独立设计师接触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甲方,很多时候是代理商之后的制作承包商公司外包出来的活儿,这其中,因为涉及多层关系,利益也会更复杂,路子也会更野。
举个例子,比如每一层的利益交换,具体有抽成回扣,转移甲方公司利益等等。小到不规范的公司,利用设计师不懂财务,不走规范流程,逃单的。而大到那种互联网大厂的设计总监被送进去的,基本都是争夺控制权,挤压发挥空间等等。呆的久了会看到各种牛鬼蛇神。而独立设计师,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底层,谋求自己的一点点口粮。
4.大家鼓吹设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?
在这样的环境中,好的设计的用途就五花八门了,比如,利用优秀的设计作为理由,去做过高的溢价,这个时候设计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一种对外展示自身实力和审美品位,另外一种掩饰大量利益输送的理由。(这个时候是不是理解那些不怎么的设计,为什么那么高价了吗?)
而这些,有的是做给老板看的,有的做给用户看的,也有的做给投资人看的。也有做给税务机关看的。各方都各持所需。这个时候,设计作为溢价元素,就需要对外吹嘘自己的设计如何如何好,设计理念如何如何新颖。但是说产品的时候基本从来不说价钱,等你接受了,觉得确实是好东西,当最后要下单的时候,才看到昂贵的价格。
必要的时候,要模糊概念,增加玄学因素。这个时候你如果问这东西到底是啥?别问,问就是逼格,就是体验,就是艺术。因为,不能量化的东西,中间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了。怎么用都行。甚至玩比特币区块链的思维,也同样可以用在这里,就看你有没有商业头脑了。这就是文化人可怕的地方。
还有一些看着并没有什么卵用的设计,价格也报的高的离谱,这个时候就更魔幻了,就像一家10人规模的公司,一个月卷纸就花了10W一样的感觉。另外还有一些公司,高薪聘请设计师,并不是因为设计师如何厉害,而是这是要做给投资人看的。懂的的话,自然懂其中的那些原因,这里就不展开说了。
当然,并不是完全这样,确实有很实在的东西,很实在让人感到舒服的设计,舒服的使用体验。而这也是舆论中吹嘘设计的基本盘。但这些真正的设计,到底有多少,占比多少,实际是怎样,就是一个人们都不愿说的内容了。
而且,很多优秀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是察觉不到的,我们都习以为常,一旦没有,才会觉得不习惯,甚至反人类,这个时候才想起以前的设计多么好。比如现在习惯了大的触摸屏手机的我们,如果再尝试以前一堆按钮,小屏幕的手机,会觉得很不习惯,甚至反人类。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另外,人们鼓吹设计的一个原因,特别是视觉设计,很多时候用于传播,传播最常见的,也就是做广告,做品牌,做识别符号。要想被人知道,就需要传播。而这一类的设计,真正值钱的地方并不是做的怎么怎么好看,有怎样的美感。而是什么样的设计容易让人记住,甚至愿意去买商品。或者说,什么样的设计,更容易被传播,被更多人看到,从而产生转化购买。这个时候,他的核心在于传播。
当然,也有设计师提出了“设计就是沟通”的概念,比如台湾的设计师唐圣瀚,而他做的就是品牌设计,营销这一块。这种领域下的设计,就是以传播为主的设计。
但是,就实际来说的话,想法和执行往往脱节,对于设计师来说,首先要考虑交接的是自己的老板,其次是甲方的对接人员,最后是甲方的老板,而甲方的客户,对于设计师来说,更难接触到。
所以,大部分设计师,在这个链条的末端,拿不到市场的反馈,很多都是面向自己的老板设计,根据自己老板的喜好设计,老板不同意,设计师连吃饭都是问题,而只有过了这一关,才有面向甲方的喜好的设计。而真正面向市场的设计,就更加遥远了。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设计师都很听话的原因。或者说,有想法的设计师很少的原因。
作为正面案例,比如有一家叫红制作的设计公司,就是电梯里一直喊BOSS直聘视频的制作公司,他们公司号称低于五百万的项目根本不接。而他们的业务是直接对接甲方,而且是甲方能说了算的人。也就是真正的老板。同时,他们给甲方提议的是,营销传播方案,而不是设计制作方案。
而甲方也基本不会插手他们制作环节。所以不会出现,代理公司老板提了一堆意见,然后甲方总监助理提了一堆看法,然后总监又提了一堆看法,最后大老板才拍板的情况。并且,他们的结果是数据可以量化的,虽然他们的广告人们不喜欢,没有所谓的逼格,艺术性,但论传播效果,确实不错,至少大家都知道了BOSS直聘。
以上就是,基于独立设计师的状况和吹嘘设计的原因,这两个角度衍生出来的一些思考,因为限于篇幅后续的几个观点,会放在之后的文章,感兴趣的记得关注。
我是白歌,我们下次再见。
评论区 | 写个留言吧~